第125章-《金玉满堂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话里的意思,自然是让罗熙年放过自己一码。

    玉仪知道此事后,与罗熙年道:“你才做了世子,四房就去了两位,外面的人哪里知道实情,少不得要乱嚼舌头的。若是再出点什么乱子,只怕口水都能淹死人,况且世弘还年轻,失了长辈在背后指点,也只是一个毛头小子罢了。”

    ----罗晋年该死,四夫人一样该死。

    远得害了罗煦年且不说,毕竟自己和这位五爷素未谋面,没法愤慨的起来。

    但是当初连翘的事呢?差点害得自己没了命,接着又对罗熙年暗地下毒,这是一对视人命为草芥的夫妻档,死了也是罪有应得。

    当初罗熙年不动手,也是碍着鲁国公,不想让他对自己寒了心,这才忍了又忍。

    可是罗世弘跟他的父母不一样,一则他没有直接参与那些狠毒事,二则他是四房的嫡长孙,鲁国公不可能断了四房的血脉。毕竟贤哥儿还太小,将来能不能长大成人还是两说,况且若没有父亲庇佑,又能长成什么好的?

    如今只要罗世弘调职离了京,不给他机会回来,也就差不多再无瓜葛了。

    罗熙年颔首道:“世弘是四房的嫡支血脉,爹不会不管的。”顿了顿,“况且,没了世弘还有贤哥儿,我又没打算让四房断子绝孙,他识趣自然是最好的。只是调职任命没有那么快,还得等一段儿时间。”

    这事先且按下不提,倒是恭二奶奶比谁都要着急。

    按罗世弘的意思,只怕过不了几个月就要去浙江那边。到时候天高皇帝远的,丈夫没有官职,一切都是嫡兄说了算,当初自己拆穿了婆婆的阴私,还向着六房,到时候少不得要吃大亏的。

    然而又说不出单独留下来的话,也没有那个道理。

    于是再次找上门来,想让罗熙年给自己丈夫谋个官职,甚至不论高低,只要能留在京城就行。

    可罗熙年又不是傻的,怎么会无缘无故揽这种麻烦?更别说是四房的人了。

    只让玉仪说会托人看着,私下道:“世恭媳妇最是嘴碎爱小便宜,没她在跟前倒还清净一些,你不用理她。”

    玉仪当然是希望越清净越好,人多是非多,自己跟恭二奶奶又没有半分交情,因此只是点了点头,“你放心,我知道的。”

    恭二奶奶便一直等啊等,等了小半个月,谋官职一事还是没有半点动静,心里大抵明白了些。----也对,自己又给不了别人任何好处,还沾了“四房”二字,不嫌弃作践就是好的了。

    到了三月初,罗世弘那边倒是有了消息。

    眼看离京的日子越来越近,恭二奶奶终于沉不住气。到鲁国公面前哭了一通,说是两个儿子年纪太小,经不得劳顿,一家人想暂且留在京城里。

    这位庶出的孙媳在四房很不得志,鲁国公是知道的,当年和婆婆对着来,自己也是亲眼看见了。

    ----不管罗晋年如何不孝反逆,底下的儿孙们还是想留住的。

    于是想了办法,给罗世恭在云南那边谋了一个职位。

    古代不比现代交通便利,一来一往就得个把月时间,并且这一去,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不回来了。于是鲁国公再次做了决定,与其等着死后罗家再次乱套,还不如生前做好安排,索性大手一挥分了家。

    因为前面三房都在外地,上次罗孝年被抓到以后,也被送走了。再者四房的两个孙子亦是一样,马上就要离京,所以这几房分到都是银票、金子,----京城的地契、房产,对他们而言不大实用。

    国公府的房子自然是留给六房的,还有京城其他的房产和庄子,五房的罗世晟分到了一些,大头还是留给了罗熙年。

    不过罗世晟年纪还小,并没有让他搬出府去,而是依旧住在国公府,况且按罗熙年的想法,照顾侄儿一辈子也是应该的。

    最终……,罗家几房被拆得七零八落。

    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的事,玉仪决定去顾家一趟,和外祖母说清楚了,也好让她老人家安心,另外孔家也得一趟,生得唐氏等人胡乱猜想。

    折腾了这么久,总算要过一点安生日子了。

    玉仪不希望再闹出什么来,便是对孔家的人再不耐烦,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,况且唐氏的肚子也大了,让她安一安心,早点生下儿子来也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玉仪想起后面一大串的弟弟妹妹,不由轻轻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将来玉娇、玉清的婚事,承文几个小兄弟娶媳妇、谋前程,少不得要聒噪自己,真是烦不胜烦。当然也可以冷起脸来拒之门外,只不过要多听几句闲话,就算孔家的人不敢说什么,落在有心人嘴里可就不大好听。

    ----有什么办法,能把这一家子麻烦弄走就好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